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136:男宠。

热门小说推荐

【作家想说的话:】

PS:看到有小可爱问我周末怎么没更新,因为我在控章,想把番外和正文加起来控在150章,这样就不会多出来一页了。

后面更新可能不太稳定,等我整理完就好了。

-----正文-----

“好小子!你还真是大难不死!”

顾放如今也三十好几,整个人都沧桑许多,可一开口,还是当年那个落拓不羁的潇洒将军。

“练星兄。”

再见故人,心中五味杂陈的秦曜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喊了人一声。

顾放大刀阔斧往那一坐,一点儿也不见外:“快叫人上酒,咱们两兄弟得好好唠唠!”

秦曜立刻叫人上了好酒好菜。

一碗酒下肚,一路奔波,风尘仆仆的顾放才舒坦了,“你怎么回事儿,跑到闫国来了?”

秦曜送出的密函没写太多细节,只说自己还活着,叫如今统领军队的人来见他,因此顾放还不知道,他就是北闫那个如日中天的新任摄政王霍狰。

“说来话长,我如今的身份……是闫国的安定王霍狰……”

秦曜把他如何坠崖失忆沦落到闫国,顶替霍狰身份被老祭司一路扶持到现在,又与白卿云、赵华衣重逢,终于恢复记忆的经历与顾放粗略说了一遍。

顾放听了唏嘘不已,又和秦曜举杯对饮。

秦曜看顾放这不醉不归的架势,选择在喝醉之前先问正事。

“还未问起军队之事,不知军队这些年如何了?”

顾放正在哐哐倒酒,听他这话放下酒坛子,一拍脑门:“忘了这事了!放心,兵还是有的,有个三四万,都在荆南……说起这事,军队能保住,还多亏了西北王……”

“西北王?”

“是,和他间接有点儿关系吧。当初霍英南征,一统中原,咱们藏在西北的那只军队也不安全了。

本来我想着投奔沈素或者觅王,结果他们很快就复国失败,归隐山林了。

其他势力的人我信不过,恐他们行杀鸡取卵之事,到时候别军队带过去了,反而把我这个领兵的给扬了。

我和我爹一合计,干脆散了吧,顾家也归隐算了。然后,我遇到一个人,他说他是姚戾旧部,能帮我保住军队……”

顾放言语间对他提到的那个人,既带着点轻蔑,又带了几分无可奈何,感情十分似乎复杂。

“他叫人鹰,说自己不仅是是姚戾旧部,还是什么灵教圣子,自有办法在霍英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人鹰把军队带到了荆南地区,借着军队的大批人手装神弄鬼,大兴灵教,让荆南百姓对灵教拥护不已,军队的士兵们也自然而然转换成了“教众”。原本只有一万出头的兵力,在这几年的发展下,扩展到了三四万的规模,至于荆南信教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当年东方既借着灵犀和五斗米教的名义在河南大兴风浪,顾家人觉得晦气,因此对人鹰借灵教起事的法子颇有微词。

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

秦曜也没想到盘踞在荆南那支“魔教”势力,就是他原来的部曲。

他不知道这人鹰的底细,有些怀疑:“那这军队还能为我所用吗?”

“哎呀!放心放心!人鹰就是挂名玩玩,他重心都在传教上,哄得荆南的那些百姓对他顶礼膜拜,但军队的事他可没插手。

我和齐近岁混了个左右护法,军队的事都是我们在管。”

秦曜放了心,和顾放说起了找他来的目的。

“……云廷月屡次犯境,我再不出战,他只怕会变本加厉。但闫国朝野熊罴虎豹颇多,我若离开,洛阳不稳。此次请练星兄来,也是希望能借力稳住洛阳局势。”

顾放:“好说好说!你就说要我怎么办吧!”

秦曜:“只需练星兄带兵屯驻城外,镇住包藏祸心之人即可。只是,不知该以何理由调兵北上。”

若是突兀地把荆南兵力调至洛阳,势必会引起那些乱臣贼子的注意,他们必须慎重。

顾放哈哈大笑,豪迈道:“这还不简单!只叫人鹰寻个由头,就说灵教圣子携教众面见他们小皇帝,再多的兵力也能说成是护送人鹰面圣的教众。”

秦曜听了觉得可行,便道:“此法可信,只是不宜大张旗鼓。还是要暗中进行,越晚被注意到越好。”

“行,就叫他们有人问起来再说。”

“还有……”

想到乐师近日以来的反常举动,秦曜犹豫片刻,还是告诉了顾放白卿云的真实身份。

“其实,顾大将军还有个外甥,你知道此事吗?”

“外甥!对!差点忘了!”

顾放又是一拍脑门,“伯娘跟我说过此事,只是这时局动荡,那小兄弟又神出鬼没的,我一直也没机会见着他。怎么,你有他的消息?”

顾皑、顾曙和顾采采这一支,除了白卿云,男人都死光了。凌夫人只能叫堂亲帮忙照看身世坎坷的外甥,自然将白卿云的身世告诉了顾放和他爹。

可惜这这兵荒马乱的,顾放他们自保都要努力,一时也没顾得上。

秦曜:“嗯,他就在洛阳。”

顾放:“那好啊,我正好看看。”

秦曜欲言又止。

顾放纳闷:“怎么,不方便?”

“不,他身体不太好,而且……心存死志,我走以后,希望练星兄能多关注关注他,以免他做出傻事。”

顾放大惊失色:“这傻孩子,我看看他去。”

秦曜抓住就要起身的顾放:“此事不急,先把调兵之事安排好。”

他还在这儿,白卿云不至于当着他的面寻死。

顾放也没心思喝酒了,事不宜迟,他和秦曜商量完后,立刻写信给齐近岁,叫他安排调兵北上事宜。

至于他自己,他和秦曜放倒了闫国原来的护法将军,又用人鹰教他的易容改装之术扮成了那护法将军的模样,顶替那将军管理守在洛阳城郊的五千兵马。

秦曜必须马上走,要是等齐近岁带着人到,云廷月都打到洛阳来了。

如今有顾放在这顶一会儿,秦曜放心。

这些事都是暗中进行,白卿云、赵华衣和沙热古对此事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秦曜要出征了。

暮春的潮气浸透了朱雀门砖缝,青苔顺着去年箭痕爬上城墙。白衣乐师拄着竹杖立在城墙上,他目盲但耳聪,正仔细分辨着嘈杂环境下属于那位年轻摄政王的声音。

护城河的桃花水打着旋撞上吊桥铁索,黑压压的甲卫肩头落满柳絮,仿佛黑土地上铺着的新雪。

分明是春,却像是冬。

摄政王犀甲上的狰兽在春阳下泛着青灰,甲叶间隙还夹着飘落的桃花残瓣。

男人最后看了一眼城墙上那捧瘦雪,抬手拂去眉梢柳絮,双腿夹紧马腹,扬声道:“出发!”

带着闫国百姓的期望,安定王领兵出征。

城楼飞檐下的铜铃齐声做响,似是被男人那充满气势的一声所震。

而后惊雷乍破,春雨毫无征兆地落下来。

原来是下雨了。

乐师摸着脸上的水痕,想到。

“卿云哥哥,回吧。”

年轻的太后示意宫人给白发乐师撑伞。

二人一同回了宫中。

定国安邦的安定王走了,朝堂上下与他在时好似没有多大区别,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潜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流汹涌。

前七天,朝堂一片风平浪静。

到了第八天,就有人开始按捺不住了,当着赵华衣的面给小皇帝上眼药。

殿内九重帘幕低垂,鎏金蟠龙香炉吐着袅袅青烟。七岁的小皇帝规规矩矩看完朝臣递上的折子。

那折子是弹劾摄政王霍狰的。

“母后……”

小皇帝下意识去看珠帘后的太后。

赵华衣冲霍羽玠微微颔首,小皇帝立刻松一口气,把折子给一旁侍奉的宦官,只是动作有些急,玄色的衮龙袍袖口沾了朱砂,在晨光里洇开血似的。

"陛下当心。"

珠帘后传来太后略带责备的声音。

平时在她宫中放松些便罢了,左右只是个不满八岁的孩子。但在这群狼环伺的朝堂上,稍有不慎便是无底深渊,他不能露一点怯。

赵华衣自己也是如此,她们的处境称得上是如履薄冰。

涂着丹蔻的红酥手缓缓打开呈过来的折子,看过折上所书内容,女人突然笑了一声。

折子被她扔回到紫檀案几上:“裴卿所想,不妨细说……让哀家也听听,你有什么法子能不费力气地收回在‘狼子野心’的安定王手中的权力。”

御史中丞裴庆出列时,他叩首的姿势极恭顺,可抬眸时眼底精光如淬毒的银针:“臣闻霍山旧事,未尝不扼腕叹息。今安定王拥兵十万在外,若效仿古人行废立之举……”

殿角的铜漏突然发出清脆的响声,小皇帝有些被惊吓到,但他这回没再露怯,稳稳地注视着阶下须发皆白的老臣。

裴庆喉结滚动,声音依旧沉稳:“臣请效先帝削藩之策,趁其未归,先收虎符,再以金鳞卫接管京畿防务。”

香炉中沉香木突然爆出几点暗火,将裴庆消瘦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他还不知道今天就是他的死期。

西宫三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弄死他只是时间问题。

秦曜走了,他冒头了,那便送他上路吧。

“鹤师,你觉得裴卿此法如何?”

赵华衣突然开口,朝上众位大臣这才注意到太后身后还有一名白衣男子。

“在下觉得,安定王剿灭翊王乱党,护驾有功。陛下若行此卸磨杀驴之事,只怕会寒了忠臣的心。”

太后抚掌,“鹤师所言有理,那鹤师认为,陛下与哀家该如何处置这包藏祸心的奸佞?”

“如此狼子野心之人,不如枭首示众?”

“那便枭首示众吧……把裴庆给哀家拖出去,枭首示众!”

赵华衣和白卿云在这儿一唱一和,朝臣们不当一回事,也就没插话。但此刻看廷卫进来把御史中丞拖走,登时急了。

“太后,不可啊!裴大人忠心耿耿,您怎能听着妖邪之言,将裴大人斩首!”

“要臣说,该斩首是您后头那妖人!”

“……”

朝臣们七嘴八舌,跪坐在太后斜后方的男人突然动了。

琉璃珠帘哗啦啦晃动,映得太后鬓边九凤衔珠步摇寒光凛冽。

乐师拨开珠帘出来,那白发盲眼与绝世容颜,正与妖邪一般。

“王大人,刘大人的话,在下都不爱听……依在下之见,不如把两位大人的舌头都削了吧?”

听闻此言,众人的目光这才从乐师的脸上移到他的腰间,那里赫然别着一把剑,乐师的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

这妖人竟然是挟兵器入殿!

“这这这……成何体统!”

让一个靠美色蛊惑摄政王和太后的男宠登堂入朝已是奇耻大辱,如今这男宠居然还拿着剑耀武扬威。

赵华衣也没想到白卿云会突然走出去,她们商量对策的时候可没有这一段,她一直以为她和白卿云就负责打打嘴仗就行了,会弄脏手的事自有人去做。

女人抓住桌案,身体紧绷。

她要稳住。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