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章十八-二十

热门小说推荐

第十八章:水儿

这次受罚之后,康熙对小太子爷更是宠爱,他本来十分宠溺这孩子,如今更是连底线都没了,要什么给什么,全满足他。

胤礽对逼他和黄连一事怀恨在心,勒令以后汤药里全部加糖,越多越好。康熙答应了,反正这孩子怕苦,只要不影响药性,他愿意怎么就怎么。

黄连之后,太子爷喝药的麻烦程度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以前康熙半哄半劝就好了,现在却是死活都不行,折腾大半日也不肯喝。

后来看康熙有些生气了,太子爷咬牙才喝了,他实在怕了黄连,惨痛的教训告诉他,惹怒他皇阿玛不是明智之举。

太子爷口无遮拦在康熙心里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干清宫除了几个老太监,其余人全部都换了,这些人直接消失在了后宫里,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

这日太子爷趴在床上,康熙帝给他上药,那处伤好了差不多,红痕都下去,隐隐的有点疼,但已经不影响起居。

康熙每见自己弄出的伤一次愧疚就深一分,对小太子更是有求必应,宠到骨子里。

老太医请辞后,他徒弟接了他的班,胤礽对太医这个身份实在喜欢不起来,不过好在年轻的太医深谙药性,开出的药都尽可能不苦,才让太子爷对他有了几分好脸色。

康熙心疼太子,让新太医令连善来一日三次给太子把平安脉。太子爷烦了,改成一天一次,他每次看到连善的脸都觉得一阵熟悉。

想了半天,他突然想起来他原来是像一个人,不十分神似,只左边眉毛里一颗小小的红点位置喝那人一模一样。

这两人的脾气也是差不多,温吞内敛,像一块璞玉。看着久了,太子爷越发觉得他和那人的眉眼相似,睹人思人,对连太医和善起来。

连善算第一个入了胤礽眼的太医,他说的注意事项胤礽大部分都会去做,因为上辈子那人也是不厌其烦的叮嘱,当时觉得烦,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真心更值钱了。

康熙看得啧啧称奇,太子爷何时这么乖巧过,喝药都不闹了,可惜这份乖巧不是给他的,让他有点吃味。

内务府新上任的张公公面圣时,胤礽终于想起来被他遗忘掉的事情,问道:“内务府是不是有个小宫女叫水儿?才六七岁的样子。”

张公公自然记得水儿,她将太子爷带进内务府的,想忘记都难,忙点头道:“回太子,内务府受训的一批小宫女中却是有一个叫水儿的,六岁零三个月。”

胤礽道:“你把她掉到这里来吧。”

“这……”张公公等案几后的康熙发话,干清宫的奴才调动不是他能做主的,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借他一万个脑子也不敢塞人进来。

太子爷意识到这里不是自己的毓庆宫,回身拉着康熙的衣袖道:“皇阿玛,你把那个小宫女调进来好不好,要不是她,皇儿恐怕还迷路着呢。”

康熙含笑拍了拍他的脑袋,问地上的人,“那个小宫女如何了?”

张公公立马回答:“回皇上,宫女水儿是前年入宫的,她是个孤儿,不记得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受训也有一年多了,原本再过半年就可以分派点任务,那么小宫女里,属她学东西最快了。”

“如此就调进来吧,和保成作个伴。”康熙不会在这点小事上拂了太子爷的兴致,笑道:“看来保成很会挑人呢,一眼就选中一个聪明伶俐的。”

胤礽也笑了笑,他的确是闷坏了,干清宫的宫女太监都畏惧康熙,不敢做出半点出阁的事情,除了日常的伺候外就是一个个榆木疙瘩。

那水儿虽然年幼,但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和他作伴正好。康熙虽然没有明令他禁足,胤礽可不敢随便乱跑了,他对那口黄连汤颗记忆犹新呢。

这么长时间处下来,太子爷知道今生的父皇是真的宠自己,只要不和上次一样消失无影无踪,康熙就不会对他生气。

小水儿下午便进入了东暖阁,康熙看了她一眼,叮嘱了一句,“好好伺候太子,朕不亏待你,要是不尽心,朕也饶不了你。”

小宫女唯唯诺诺答应了。不过好在太子爷对她很好,不像对一个奴才的好,慢慢也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康熙最近为了吴三桂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看到小宫女和自家宝贝儿子相处的不错也就放心了,虽然他不是很喜欢太子爷这么宠一个小宫女,一个奴才而已,他想。

年仅六岁大的小宫女能指望她做什么,除了陪胤礽玩玩,也就算了。大部分时候都是她在玩,太子爷歪在榻上,含笑看着。

他想起来这个小宫女是谁了,她是那个人的妹妹。

当日在冷宫夹道看到他时天色晚了,当时气氛也不好,就没怎么注意看,她露出来的斑驳伤痕之下有一只红色的蝴蝶,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来。

胤礽会记得这蝴蝶,是因为那人的后腰上也有一只,他很喜欢。那人告诉过他,他幼年走失的妹妹身上都有这种胎记,就在腰上。

那人寻找了很多年的妹妹居然无意中被他发现了,她竟也入了宫。结合她身处的环境来看,这个孩子如果没有遇到他,很有可能活不长几年就没了,也难怪那人怎么都找不到。

人死后就化成黄土了,天下黄土一个样,至亲也分辨不出到底那一杯是他亲人的啊。缘分这东西,可真是奇妙。

太子爷吁了口气,他一路走来辜负的人多了去了,唯独那人让他念念不忘,没有刻骨铭心,只是绵长相思。

天下居然会有那么蠢的人。

太子爷随意地问道:“水儿,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事情么?”

水儿在解一副九连环,怎么解都解不开,闻言摇了摇头,“水儿什么都不记得了。”

“哦,那你身上的胎记是一出身就有么?”

“咦,你怎么知道的?”水儿惊讶居然有人知道这个秘密。

“上次你的衣服破了,孤看见的。”

“哦。”水儿下意识摸了摸后腰,仰着头道:“奴婢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有,反正记事的时候就在了。”

胤礽了然一笑,看来没有错,就是她了,齐水儿。

第十九章:收权

佟贵妃传令将内务府总管革职,一干人等全部打入慎刑司服苦役,自己身边不检点的人也交由康熙查处。

宫中事无大小,涉及皇上太子都是绝顶的大事,佟贵妃即便有心留她们一命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她不知道,不管她给出怎样的答复,皇上都不会满意的。

康熙对佟家忍耐已久,只是吴三桂在云南蠢蠢欲动,朝堂正是用人之计,处置不得佟贵妃,不然会引起佟家不满。

但是这次居然波及到太子,康熙忍无可忍,坚决要给佟贵妃严惩,借驭下不严,后宫屡生事端,管教无能为由将佟贵妃为佟妃,且削了她管辖六宫之权。

皇后故去,康熙坚持为她守孝三年,不肯再立东宫。如今三年之期将满,这后宫中唯佟贵妃独大,信心满满要入住中宫,不想横生变故,她是与皇后宝座无缘了。

太皇太后得知皇帝的决策了,只是叹了口气,不做评价,她也觉得佟家的心真是大了,只是现在处置了佟贵妃,还是太早。

孝庄避而不见佟妃,只是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还需要有个料理的人才是,招来康熙商议。

康熙早有决断,以后宫妃位空悬,大封后宫。

那马佳氏怀上龙裔前封为嫔,如今皇嗣将诞,再次进封为荣妃,同时晋宜嫔郭络罗氏为宜妃,低级嫔妃也封了一些不提。协理六宫交由荣妃和宜妃,彻底空了佟贵妃的权。

后宫消息穿到干清宫太子耳朵里,不由一愣,他记得前世荣妃和宜妃都是康熙二十年才晋封的,如今才十六年,怎么早了这么多?

而且佟佳氏是后来的孝懿仁皇后,接着她母家的权威,胤礽可不记得这个一直扶摇直上的女人何时跌落过云端。

历史的发展渐渐偏离了轨迹,胤礽有些看不透未来了,难道他重生之后连带着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么?那他记忆里的事情是否还会发生?

今年的八月份本就该册立为康熙第二任的皇后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却到年底一直没动静,胤礽觉得奇怪了。

她的身份显赫,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后金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太师、果毅公、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

同时又是权倾朝野的鳌拜的义女,母亲也贵为县主,妹妹温僖贵妃,满洲镶黄旗人。见其祖父、父亲乃至是义父,全都是声名显赫之辈,家世如此高贵,足当皇后之位。

早在康熙大婚,册立元后的时候,钮祜禄氏便在待选之列。后来索尼老病,鳌拜多专政,与苏克萨哈不相能,遏必隆不能自异,竟是造成了鳌拜一家独大的态势,考虑到种种原因,她入宫只得了一个妃位。

早在康熙八年,便一举清除鳌拜集团,遏必隆坐护恶不阻之罪,被削去太师衔及公爵。虽然显赫的家世已经不能帮助她坐上皇后之位,但正好当时康熙需要借此拉拢满洲镶黄旗贵族势力,于是自然而然的钮祜禄氏被封皇后。

难道他皇阿玛不需要这颗棋子了么?这次大封后宫也刻意忽视了这个可怜的妃子,没有人再记得她当年的辉煌了。

太子爷对这位在后宫中并未盛宠,冷落多年,只做了一年皇后,没留下一男半女可怜的棋子倒没太多的关注。

记忆里还是那人的家族曾经受过遏必隆的庇护,对这位容颜空老去,十年不得谋君面的女子颇有叹惋,才记住了一二。

封不封皇后其实都改变不了她的命运,她的家族势力全部土崩瓦解,康熙对于她从来没有宠爱只有防备,老死宫中就是她最好的归宿了。

不知为何的,胤礽突然很想见见她。

这晚康熙亲自照看胤礽用完晚膳,梁九功传报说佟妃求见,胤礽饶有兴味的观察康熙的反应,她这时候前来,还心念着康熙会顾念往日情分吧。

康熙二年崩逝的圣母皇太后可是佟图赖之女,康熙和佟家关系亲厚,满朝最大的皇亲国戚,他这个表妹又是青梅竹马,胤礽突然很想知道他们之间的情分如何。

康熙没心思见她,一看到小太子白白嫩嫩小手上的水泡就拧紧了眉,语气不悦地道:“她来干什么,让她回去,朕不想见她。”

“遮。”

“等等。”叫住他的不是康熙而是胤礽,小太子回头望着他的皇阿玛,大眼睛里满是疑惑,好奇地问道:“皇阿玛,佟额娘思念皇阿玛,皇阿玛为何不去见她呢?”

“思念?朕的保成也知道什么是思念么?”康熙帝兴味地望着自己的宝贝儿子,摸了他的脑袋,笑道:“不如保成告诉皇阿玛,保成觉得什么是思念啊?”

胤礽故作天真地道:“比如保成喜欢皇阿玛,见不到皇阿玛就会难受,那佟额娘一连跑来好多次皇阿玛都不肯见她,她一定也很喜欢皇阿玛的,你不见她,她会伤心的。”

“哦,朕的保成最喜欢皇阿玛么?”

“那是自然,保成是皇阿玛的儿子,当日最喜欢皇阿玛了。”

康熙心情大悦,捧着小太子的嫩脸狠狠亲了一口,笑骂道:“坏东西,那你还天天给皇阿玛添堵,惹皇阿玛不高兴。”

“那你就让佟额娘进来吧。”胤礽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之色,他自然不是为那人求情,他只是要看她的笑话罢了。

纵容恶奴中后宫兴风作浪就算了,反正那也是康熙的后宫,乱成什么样他都管不着,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她的人犯到了他的头上来。

太子爷对身份看得极重,尤其是废太子之后,他更加不能容忍奴才对他的轻视,太子就像心底的一根刺,既然命运让他再背起来,他就不许别人再刺自己一刀。

佟佳氏啊,怨不得孤,是你活该。

憋了几日的怒火没处撒,送上来的出气筒不用白不用。

“也好,就听保成的。”康熙道:“梁九功,传她进来。”

一面康熙帝抱起小太子坐到软榻上,命人将膏药拿上来,细心的为他涂抹匀称,宫殿中弥漫开来一股淡淡清香。

梨花带雨的佟妃一进来,小太子冲她露齿一笑,莫名的令她觉得一寒。

第二十章:戏雪

佟妃见了康熙也于事无补,康熙的绝情超出了她的想象,这次见面之后她被禁足了,原因很简单,对小太子不逊。

胤礽也没做什么,就把那些生而克母的话全推到她头上去了,这也不冤枉她,佟妃得意的时候就看赫舍里不顺眼,对她生下的孩子也没什么好脸色,还抱着恶意的期待。

给康熙气得,要不是顾及她母家,干脆下令封宫了。

少个人给自己添堵,太子爷很是高兴,这个除夕过的舒畅,笑脸也多了。接连下了几天大雪,外面白茫茫一片,水儿玩心大起,吵着堆雪人,太子爷好心情地同意了。

大阿哥来请康熙请安,胤礽看到他,叫他一起,康熙想了想这孩子是困了大半个没有出去,不许跑远,就在偏殿的院子里玩。

胤禔有些为难,他和慧敏妹妹约好了去摘梅花蕊做香包。

慧敏也是后来的二公主,和亲蒙古,胤礽记得她出嫁的时候胤禔很是伤心难过,但也无可奈何,大清的公主一出生就伴随了使命,好在她也算是幸福的。

小太子派人把二公主也叫了来,笑道:“梅花一个冬天都有,这么的雪景可不能辜负,不如一起热闹热闹。”

慧敏生的比她哥哥好看多了,肌肤雪白,杏核眼流光溢彩,极漂亮的孩子。

“太子吉祥。”小小的人行的礼规规矩矩,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养。

但也终归是孩子,胤礽的回应了一句“姐姐免礼”,团了一个小雪球砸了过去。

慧敏惊讶的拍了拍身上的雪,也团起一团雪回过去,一来一往间,身份的隔阂就消失了,雪地里多出了一串串足印,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胤礽严格来说早已不是孩子,却也玩得痛快,他上辈子一直努力做个完美的太子,连玩闹是何物都不知,结果不还是活得那么累。知晓了未来的变化或许可以避免一些弯路,那就不如享受难得恣意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看着一团白色在手心里融化成透明,胤礽开怀大笑。

水儿胆大得也加入了战局,太子爷优待她,干清宫的下人的眼睛和主子是一样的,自然无人敢说她什么。

书房里,康熙在批折子,听到笑声后放下了手中的笔,走出门看了看,远远的望着四个人影在琉璃世界里欢呼雀跃,唇边勾起一抹笑意。

真好,那孩子总算开心了。

梁九功走过来说道:“皇上,大臣已经在西暖阁等着了。”

康熙离开前叮嘱道:“别人太子玩太久,他身体刚刚好,不能长时间吹风,备下姜汤,再把披风拿出来给太子披上。”

孩童贪玩,慧敏舍不得走,胤禔随她高兴,闹着闹着就忘记了时辰。梁九功催过一次,被太子爷挥手下去了,无人再敢扫太子高兴。

等康熙议事完回来,雪地上堆起来三个雪人,石头做眼睛,树枝当鼻子,给太子准备的红色落梅披风披在了其中一个雪人身上。

康熙大步走了过去,一把捞起宝贝儿子,小太子爷的小脸红扑扑的,手足冰凉,顿时沉了脸,“怎么玩得这么久?梁九功,朕不是让你看着点么?”

胤礽忙说道:“皇阿玛,是皇儿不许他来打搅的,皇阿玛别怪他了。”

康熙扫了眼一儿一女,缓和了脸色,吩咐人送阿哥公主回去,好生照看,别生病了。两人很是高兴,兴冲冲的走了。

事实证明康熙帝的猜测果然不错,小太子的身子骨弱的很,晚上就有点咳嗽,没有发热,连太医瞧了后说不严重。

病是没生,只是一双小手从不接冷水,突然玩了雪,娇生惯养的太子爷很不幸的生了冻疮,白白嫩嫩的小手上布满了红点点,痒得难受。

康熙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他不听话,训斥了贪玩了水儿,不知道提点太子。水儿将功赎罪,找来一个偏方慢慢的消掉了太子爷的冻疮,这才免去一场责罚。

好在太子爷的冻疮不严重,保养得小心,十几日功夫便大好了。

康熙觉得太子被自己养在干清宫足不出户也不好,这孩子的性格本就不是闲的住,逼急了别又出走,特意下令大阿哥和慧敏公主可以来请安。

大阿哥要出阁读书,还是以学业为重,上次他玩过了头回去被训斥了一顿。皇帝下旨后他额娘想露脸,常带着大阿哥一起过来请安。

吴三桂事情未平,康熙一心忙于朝政,这‍‎‍‎美‎‍人‌‎‌绕膝太殷勤也不好,尤其是她得了点便宜后就开始耀武扬威,很是让康熙不喜。

渐渐的就冷落了她,只让大阿哥过来请安,后来大阿哥玩得忘了读书,康熙帝很是不高兴,勒令他专心学习,不必常来请安了。

而慧敏公主的母亲是荣妃,颇受康熙喜爱,是个懂事又不多事的聪慧女子,养出来的女儿也乖巧,知道审时度势,又添了皇子,倒叫康熙多看了一眼。

慧敏公主添了个小弟弟后,和宫人学会了做一个新鲜的小玩意预备哄弟弟。太子爷偶然发现她还会做小糖糕,尝了一块后对她刮目相看,约定每次都要带一些吃的给他。

三阿哥胤祉前世就和胤礽交好,在他倒台之后,也只有他还肯念着兄弟之情,这份情胤礽记在心里,前辈子报不了,这辈子还给他。

慢慢的康熙也发现了胤礽好像很喜欢三阿哥,阖宫夜宴的时候还惦记送他弟弟小礼物,自己这个做阿玛的被忘记得一干二净。

而且胤礽常去宜妃宫里探望,和二公主也走得很近。受小太子爷影响,康熙宜妃宫里频繁了些,宜妃也懂得讨皇上欢心,后宫中一时风头无二,都言是盛宠。

孝庄叫过康熙谈话,如今三藩正乱,少不得佟家势力,更何况他的生母就是佟佳氏,佟妃罚了就罚了,但也要个适度。

聪明的宜妃知道佟妃复出是必然的,看到佟佳氏摇身一变又成贵妃,也只是一笑交权,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将阿哥送入了阿哥府。

在康熙的庇护之下,佟贵妃也不敢太过为难。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