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番外3:梅花月满天

热门小说推荐

大雾,周边是浓浓散不开的大雾。

薛品玉想要跑出去,可怎么也跑不出去,就在这时,一双手从雾中探出。

“公主,抓紧小僧的手,小僧带你走出这片大雾。”

薛品玉很是高兴:“阿狗!”

她抓上了那双手。

雾气散尽,薛品玉手脚被捆,嘴里塞着破布,她昏迷深睡,蜷缩躺在一辆牛车上,颠簸行驶在一片树林中。

车夫是一个嘴边长了颗大痣的男子,他是在道观山脚捡到了疯疯癫癫的薛品玉,因她吵闹不止,对着无人的四周一再呼喊阿狗,男人便一棍子将她敲晕,捆绑好带上车走了。

现时战乱,捡一个女人回家无疑是增加负担,百姓民不聊生,为了活下去,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人吃人的事都不是少数。

吃了这疯女人,只能填饱几顿肚子,而卖掉她,能换来足足一个月的饱饭钱。

男人打算将她卖掉换钱。

这不是男人卖的第一个女人了,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女子太多了。

将这捡来的疯女人交给下家前,在牛车驶到一半路时,男人在茂密的林间停下牛车,爬去了她身旁,趁她昏迷,急急忙忙脱下了她污浊不堪的裙子。

车轱辘摇晃,老牛轻声哞叫,薛品玉全然不知自己被一个乡野村民奸污了。

事后,男人系上裤腰带,捏过薛品玉的下巴左右看了看,惋惜道:“长得还不错,好端端的,怎么就疯了。”

男人驱赶着牛车,在天黑后赶回了家,薛品玉这时已经醒了,她安静地躺在牛车上,不吵不闹,脸色茫然,不知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何事,也不知自己为何衣衫不整。

男人带她下车,解了套住她手腕的绳索,掰了半块冷馒头给她填肚。

那种饿到心慌的熟悉感,让薛品玉不管那馒头是放了有多久,口感有多硬,她抓过男人递来的冷馒头,就大口咬着吃下了。

“还想吃吗?”男人晃着剩下的半块馒头,如同在逗一只小狗,“想吃的话,就去床上乖乖躺好。”

为了那一口吃的,薛品玉很听话,按男人说的,爬去了那张硌人的木板子床上躺着。

在那张简陋的木板子床上,男人用半块馒头,再次得到了薛品玉的身体。

无人知道这个为了半块馒头出卖身体的疯女人是公主。

战乱不好运送,薛品玉辗转好几个男人的手里,落到最后一个卖家手里时,她的肚子已高高隆起。

这样怀了孕的女子是不值钱的,卖去边关外的倭国,兴许还能值几个钱。

两国正在交战,薛品玉在炮火中,被偷运到倭国,接手的人来晚了一步,卖家没看好薛品玉,让薛品玉趁乱走失了。

她没有走运地走回大燕国,而是朝着离大燕国的方向,越走越远。

倭国这种沙漠小国,比燕城的气候干燥,物种水源缺乏,土地贫瘠,田地被晒出龟裂状,薛品玉又饿又渴,她迷失在沙漠中,一头栽倒在地。

往倭国王宫押运货物的骆驼队,发现了在沙漠中奄奄一息的薛品玉,并救走了她。

被桃夭卖给倭国骆驼队首领当妾室的铃艳,在看见骆驼队救回的那女子后,差点没认出那是薛品玉。

昔日尊贵的公主流落在外,成了亡国公主,面庞消瘦,四肢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唯独大腹高挺圆润。

铃艳试想,当年若不是薛品玉的不闻不问,自己岂能沦落到如今这个下场,铃艳对薛品玉怀有很深的恨,这恨,比杀人父母还要大。

倭国本土女人少,多靠买卖外来的女人繁衍后代,爷孙三代共用一个女人在倭国很常见,铃艳表面上是嫁给骆驼队首领,实际上,她是嫁给了他们六兄弟,外加他们死了老婆的爹。

七个男人,一个女人,铃艳每年都在生孩子,肚子从未平坦过。

老天让自己在这样的情形下遇见薛品玉,属实是老天开眼了,铃艳恨不得将薛品玉掐死,或是扔回沙漠里,让她自生自灭。

待薛品玉醒来后,铃艳看见薛品玉流着口水的痴傻样,再联想到曾经薛品玉灵气聪慧的模样,铃艳如遭重击,她不敢相信,双手握过薛品玉的臂膀,仔细端详着薛品玉,啊的惨叫出声。

“公主,你……你是发生了什么事?”

薛品玉叙述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她只呆呆地咬着手指流口水,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那堆瓜果。

她很饿很饿,饥饿始终伴随,她还怀孕了,是两张嘴吃饭,她更饿了。

-----

在捡到薛品玉的一个月后,薛品玉诞下一名女婴。

时值两国交战,铃艳无法将薛品玉送回国,即便送回国,她的国,她的家已散了,顶着亡国公主的头衔,只会给她带来杀身之祸。

疯了好,铃艳觉得薛品玉疯了最好,疯了便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怒和哀,只知喜和乐,对谁都咧着嘴痴笑,谁若给了她吃的东西,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铃艳思来想去,隐去了这位公主昔日风光的身份,为她重新取了名为乐姬,谎称她曾是大燕宫的宫女,战乱时逃出宫,脑子摔坏了。

铃艳将乐姬献给了倭国大王,那名由乐姬生下的女婴,由铃艳代为抚养。

乐姬即使疯了,但收拾打扮一番,容貌还是很端庄秀丽,四十岁的倭国大王接纳了时年十八岁的乐姬,将她纳为了第二十八位侧妃。

进入倭国王宫半年,乐姬就有身孕了,次年生下一男。

小王子不到一岁,倭国大王离世,大王的弟弟吏小王,与大王的长子阿猛金为了争抢王位,发动政变,致兵戎相见。

最终吏小王抢得了王位,阿猛金沦为阶下囚,关押在大牢里,永世不得出。

吏小王除了继承哥哥的王位,还继承了哥哥后宫中的三十位后妃,吏小王筛选后,留了二十位年轻能生育的妃子,其余十位年老色衰的妃子就放出宫养老。

倭国君主最忌情爱,在位的倭国君主不会偏袒宠爱任何一个后妃,在处于权力巅峰上的男人眼里,这些女人只是繁衍工具,对她们毫无情感。

比起‍‌‍‌‎美‎‍‌‌人‌‌‍‎‎,倭国国君历来都是以攻下大燕国,迁都大燕宫为重任。

历代倭国君主按照祖制,每日临幸一个妃子,不会因偏宠,而连着召那位妃嫔侍寝,若哪位妃子受孕了,就会有专门的姑姑精心伺候。

乐姬最喜欢怀孕了,因为怀孕有好吃好喝的,倭国因地理因素,物产不丰富,她虽身为倭国妃嫔,可平日里吃的,还不如燕城普通老百姓的吃食,穿的也是棉麻布衣,身无镶金之物。

倭国后宫并无宫斗,妃嫔们都安分守己,在一群高大壮硕的倭国妃嫔中,乐姬这位矮小喜吃的异国嫔妃,被多加照拂。

在成为吏小王的妃子后,乐姬三年间生了一儿一女,全养在吏小王那不育的正妃膝下,乐姬就只需为吏小王诞育更多子嗣。

倭国兵败后,乐姬因是大燕国人,遭吏小王嫌弃,将她赐给了自己十五岁的儿子吏步麦当侍女。

吏步麦彼时还未婚配,对疯癫的乐姬还算疼爱,她喜欢吃燕国本土产的苹果,吏步麦还为此找人从大燕国移植了一颗苹果树,亲手为乐姬种下,可惜倭国降水少,气候干燥,苹果树没种活。

乐姬跟随吏步麦十年间,为他生下三女三子,身形和容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后来吏小王病重,将王位传给吏步麦,无名无份为吏步麦生育六个孩子的乐姬,在吏步麦当上倭国大王,才被封为了侧妃。

此时乐姬容颜已无,年华不再,吏步麦成为大王,后宫又扩充了一群年轻能生养的妃子,即使如此,吏步麦还是会让乐姬侍寝,并在乐姬三十四岁时,让她受孕,生下了他们的第七个孩子。

乐姬是吏步麦后宫中,生养最多的女子,若她是倭国人,照她的生养数,她定能当上大妃,可因她是大燕国人,不仅她当不上大妃,她的儿子们还不能继位当大王。

乐姬新诞下了子嗣,宫中欢喜,后妃们都知乐姬爱吃,纷纷带上能拿得出手的食物来看望乐姬,吏步麦也每日去探望乐姬,时值冬日,有官来报,有一位从大燕国来的和尚前来倭国普渡佛法已有好几年,听闻宫中娘娘诞下子嗣,趁着回大燕国前,想来宫中,为大王及家人们祈福祝祷。

吏步麦的父王吏小王排斥痛恨大燕国人,吏步麦虽不排斥痛恨大燕国人,但他的祖先曾当过大燕国的俘虏,受尽屈辱,加之十几年前与大燕国一战,倭国兵败,吏步麦对大燕国的态度不好不坏,两国相邻,平日井水不犯河水。

吏步麦与他的先辈们一样,向往着终有一日,将大燕国踩在脚底,灭了大燕国。

但因乐姬是大燕国人,乐姬片刻清醒时,会让婢女供奉他们大燕国的菩萨,在神像前奉上在倭国最难种出的鲜花,吏步麦对大燕国人无好感,对这大燕国的和尚,却能勉强接受他入宫祈福。

——

倭国多沙漠,时不时会刮起黄沙,风沙弥漫天,整片天空都被遮挡了,方圆五里看不清路。

这里气候、饮食与大燕国不同,圆舒头三年呆在倭国不习惯,半夜被渴醒,嗓子针刺似的疼。

圆舒用十二年时间,寻遍大燕国每一处角落,都未寻到薛品玉,他将希望放在了邻国倭地。

为了寻找薛品玉,他以普渡众生,宣讲佛法为由,在倭国呆了五年,到处打听薛品玉的下落,但同样的杳无音信。

在这个出奇寒冷的冬天,他决定回到阔别五年的大燕国。

在外漂泊了几年,思乡之情浓烈,这里的一切都令他不习惯。

临走动身前,听说倭国大王与他的侧妃生了孩子,不知怎的,圆舒想起见到薛满的那一年,听那乞丐奴才对薛满说,薛品玉肚里孩子的亲爹是自己。

每每一想到这话,圆舒就有几分动容,那孩子若在,如今都到了娶亲的年纪。

他在离开前,决意去拜见倭国大王,为大王的孩子祈福,他只是试一试,没有十足把握能面见倭国大王,不曾想,倭国大王吏步麦愿让他进宫祈福。

倭国终年气候干燥,到了冬日不下雪,不起风霜,却比大燕国要下雪的冬天还要冷。

这里百姓的脸上被风霜搓磨干燥,远没有大燕国的人长得水灵,圆舒来到倭国找寻薛品玉的这些年,亦被这里干燥的风刮得脸上干壳起皮,变得更加沧桑了。

吏步麦长得黑黢黢的,并不好看,像一头黑熊,他一见圆舒,与这个皮囊细腻的和尚一见如故,称他为高僧,并设了素斋款待他。

饭后,吏步麦拍手叫出自己的二十多个孩子,让他们排好队,挨个让圆舒为他们摸脑袋祈福。

那些王子公主们清一色都长得高大,五官立体大气,漆黑的眼珠夺人心魄,男的俊,女的美。

那些个子远高于圆舒的皇子、公主,在低下头颅被圆舒抚摸头顶念着祈福经文时,不经好奇抬眸看着这个从大燕国来的和尚。

等摸到那一位头戴孔雀蓝头巾的小公主时,小公主大胆迎上圆舒看过来的目光,说道:“你长得真好看,伊感到像在哪儿见过你。”

小公主的眼,让圆舒心里一惊。

这双眼,何曾相似。

那年明光寺初见,薛品玉的那双眼,也是同这般清澈俏皮。

吏步麦严肃道:“月儿,不可对高僧无礼,闭上眼,让高僧为你祈福。”

那名为月儿的公主闭上眼,听着圆舒的诵经声,她小声道:“你们大燕国长什么样,你住在大燕国哪里,等伊告别了母妃,伊就带上阿瓜和阿宝,骑马前来大燕国找你。”

“你找贫僧做什么?”

从小生在沙漠里的公主如同黄沙热情奔放,她直言不讳道:“伊喜欢你,过两年父王可能会把伊许给某个部落首领,与其嫁给不喜欢的人,不如嫁给伊瞧着顺眼的男子。”

圆舒把手从月儿脑袋上放了下来,说道:“公主,贫僧是僧人,不能娶妻生子。”

“噢。”月儿的声音低了下去,尽显失落。

为所有王子与公主祈福完毕,连新降生尚在襁褓中的小公主,亦被圆舒摸了头顶。

圆舒双掌合十,就要向吏步麦辞行。

“你可不可以再多留一些时间?”月儿拉住圆舒的僧袍,不舍圆舒就这样离去。

这一幕,让圆舒心中一动。

像,太像了。

吏步麦呵斥起月儿:“月儿,你脑子和你母妃一样犯糊涂了吗?破坏僧人修行,坏了僧人的因果,你死后是无法轮回,没有来生的。”

月儿听后,问道:“父王,那被坏了修行的僧人,死后也会无法轮回吗?”

见圆舒脸色有变,吏步麦不懂他们大燕国的风俗规矩,担忧犯了他们僧人的忌讳,不愿多说,挥手让仆人将月儿带走。

吏步麦对圆舒道:“高僧,这是本王的三女,她母妃是乐姬,平日里不大教导她,她就养成了任性的脾气,还望高僧见谅,别把她的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圆舒双掌合礼道,“小公主机灵活波,大王多子多女,能得此女,是大王的福气。”

倭国王宫简朴,连昔日的公主府都比不上,可圆舒见这宫里的每个人眉眼都舒展,一副活得自在的模样。

圆舒牵着马,马背上驮的是吏步麦赠送的倭国独有香料,圆舒回赠了一串带在身边多年的佛珠给吏步麦,

圆舒踏着月色,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从倭国王宫缓缓走出,仅离他一墙的庭院中,乐姬坐在吏步麦亲手扎的秋千上,轻轻荡着。

洒满大地的清冷月光下,隔了一堵黄墙的两人,忽而同时抬头望向了夜空。

故乡的梅花,此时应该在大雪中泠冽盛开了。

圆舒的世界里开始下起了雪,那些雪飞越山川与湖泊,跨越时间与空间,终是吹到了薛品玉别在发髻上的梅花。

她故作不回头,留了一个背影给圆舒,好让圆舒牵着马,大步向前走。

这场雪,会一直下,至死方休。

这个人,会一直寻,生死不渝。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