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想说的话:】
诈尸,填点土
-----正文-----
你发现,学长似乎是个很没有戒心的人。
他接受了你对他的一切安排,包括你房间的次卧,你穿过的旧衣服,用过的旧床具。
他还没有犹豫,毫不怀疑地就喝了你泡给他的热牛奶。当然,你并没有在里面加什么不好的东西——你有些遗憾没有在里面加些不好的东西。浅浅的一缕白色停留在他的唇角,你盯着看了一会,他茫然好久才反应过来,随后的第一反应是舔了舔唇角。
你看着他,感觉牙根有些发痒。
“早些休息吧。”你动用了一些演技,关切且平静地说出了这句话,随后离开了他的房间。
你通过房间里的摄像头知道,学长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失忆似乎还是影响了一部分他的认知,他没有意识到他其实还有更优的选择。他应该去调查自己的行动轨迹,去寻找自身的身份信息,去求助于真正的亲朋好友,或者其余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而不是毫无戒心地相信你,任由自己停留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
学长关闭了房间的吊灯,在床上躺了一会,随后他又坐起身来,打开床头的一盏小灯。在这之后,他像是失去了所有的睡意,怀里抱着枕头,静静地倚靠在床头。他偶尔会无意识地向窗外看去,又在反应过来后收回目光——你知道,这并不是一种具备安全感的行为。窗外骤雨不歇,黯淡的灯光下,学长垂落的银色长发仿佛闪烁着奇幻的光泽,他的神色带着些许茫然,像是对自身的处境毫无了解。
你觉得他像只流浪的珍贵动物,昏头昏脑地跌进你的陷阱,有点可怜,又有点……
——他不应该留在这里的。
你脑海中突兀地萌生出这个想法,随之而来的,是某种名为疑惑的情绪:
正常人不可能这样毫无戒心的留在别人家里,哪怕是失忆了也不应该,按照常理而言,学长现在应该报jing……
某个不存在于你认知的词汇在你的心头涌动又消失,你试图将它拼凑成词汇,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复现出它的全貌。
报……什么?
在短暂的尝试后,你放弃了回想,因为你的逻辑告诉你:学长现在失忆了,无处可去,你作为他旧日的好友出面收留他,这是非常正常合理的行为。
至于其他的……
也许学长的确是一个没有戒备心的人吧。
第二天,你早早地起床,用吐司,煎蛋,鸡胸肉,做了一顿简单的西式早饭。
不知道为什么,你充满信心,也充满干劲。尽管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行为,但你几乎毫无缘由地认为,这顿早饭能让学长对你的好感值提高。
显然,你的预感是对的。
餐刀切开吐司,煎蛋的流心跟着流淌,浸湿了撒着黑椒的鸡胸肉,又没入到柔软的白吐司中。学长咬下一小块,你看到他的眼睛亮了一下,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非常美味,”他再次咬了一口,仔细地咀嚼着,在擦干净嘴角的蛋液后,他抬眼看向你,停顿了一下才非常郑重的说道,“我很喜欢流心蛋。”
你还是第一次看到学长露出这样的表情,和记忆中惯有的温和,从容,优雅不同,你在他认真的表情中读出某种笨拙的诚挚,这让他似乎一瞬间脱离了原有的模板,变得……稍微鲜活起来了。
你感觉你的心脏紧缩了一下,随后开始亢奋地跳动起来,你想着……
流心蛋而已,你可以天天给他做流心蛋。
在之后的用餐的过程中,你们交流了一下对流心煎蛋的喜好,以及对“享受生活”的看法。你得承认,你其实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你好像也没那么喜欢流心蛋,比起花里胡哨的西式吐司,你其实更乐意吃一个早餐店热气腾腾的包子。但你仍然进行了这段对话,就像你早晨心血来潮地决定做早餐,你仿佛无师自通地拥有了讨好别人的能力,或者说……讨好学长的能力。
你惊喜的发现,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学长的兴趣,每一个举动都能让他感到放松,在短暂的交流后,他脸上那种隐约的警惕与茫然减弱下来,神态和语调也变得轻松。
你顺势提出带他出去逛逛。
“你可能得在我这住一段时间了,我们去买点生活用品吧。”
听到这句话,学长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你。
你的话语顿了顿,莫名其妙的,你也感觉到了这句话中的违和感。
今天……是不用上班吗?
还有,这句话的语气,是不是过“理所应当”了一些?
然而几乎是在你心中产生疑问的那一瞬间,相应的解答便浮上你的心头:
是的,今天不用上班。
以及,失忆的学长现在只能求助于你,所以你这句话并不过分。
你的逻辑完美自洽,顺利地说服了你自己。而失去记忆以及部分常识的学长当然也无法提出异议,他在片刻沉默后,犹豫地点了点头。
“好的,那麻烦你了。”
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
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有着数之不尽的选择,或者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由一段段单向的选择,与其对应的结果所组成的漫长叙事。
有些选择,你清楚地知道它将影响你的人生,就像高考时填写的志愿,毕业时投递的简历,天台边踌躇的步伐,也许你无法完全地预料它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但你无疑知道它的重要性。
可你同样知道,大多数的选择不会被记住,它们是路线的选择,餐时的外卖,出口的话语,它们琐碎且又平常,倘若无法拥有神明的视角,你将无法预料它们中的哪一个会成为掀起风暴的蝴蝶,或者……它们就是如你想象的那样,不曾激起半点波澜。
而现在,在接触学长之后,你无师自通的预料……不,你“看到”许多选择,它们的数量不再浩渺可畏,而是有限,且清晰。
就像你当前面临的这个:
你和学长停留在小卖铺前,你打算给他买一个冰淇淋。
你的视线掠过冰柜里种类各异的冰淇淋,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你“看到”的选择。
香草口味,或芒果口味。
芒果这一个词汇被标注为危险的红色,潜意识告诉你选择它将会导向不好的结果。你没有深思为什么摆在你面前的只有这两种选择,明明冰柜里还堆叠着大量香蕉、草莓等其它口味,你只是听从了响彻在你脑海的“命运指引”,买下香草冰淇淋。
学长会喜欢的。
——你怀抱着这样的自信,哪怕高中时的你从不知道学长对甜品的偏好,但正如你预料的那样,学长称赞了你的选择。他一勺勺地舀着冰淇淋送入口中,你再度看到了他眼睛里一瞬闪亮的光泽,心中不由泛起一阵自得。
你想着,如果要为你这一段的人生撰写剧本,那么你已经知道了剧本的最终结局。
学长会爱上你。
——毕竟你们是如此的合拍。
你们在超市里购买日用品,在街道上闲逛,秋日的阳光温暖且和煦,学长穿着你买给他的新衬衫,银色的长发在光芒下闪闪发亮。
他仍有一些因失忆产生的迷茫惶恐,但你殷勤的招待已渐渐取得了他的信任,他跟在你的身边,听你讲述你精心虚构的高中情谊,听你讲述你的生活近况,又听你介绍大街小巷的趣事逸谈。
他听的非常投入,眼神专注地凝望着你,像是在凝望一个带他融入陌生世界的向导,你察觉到,失忆让学长失去了一部分的常识,他对周围的环境常常感到很多困惑。
可他又无法阐述那些困惑,一切都是正常的,秩序的,合理的。就像街道旁干净整洁的绿化带,每一棵景观树都有着一模一样茂盛浓密的树冠。行人在道路上行走,面容相似而又模糊,谁与你们擦肩而过,留下笑闹的尾音,你不在意这场景是否已经重复见过,毕竟你的剧本中无需描述这些累赘的景象。
你的身心正被命运的另一位主角吸引,而他同样凝望于你,你不知道他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单薄与虚幻,唯有你,能给他带来些许真实的错觉。
你们结束了今天的日程,回到家中,你和学长一起布置了房间——这将是他今后居住的地方,他精疲力尽地去洗澡,你在引人遐想的水声中站了一会,在他的床头边放下一个唱片形状的八音盒。
这是给他的礼物,你想着。
而你知道,礼物能增添攻略对象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