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谙儿趁着一个黑夜,跳入了窗户下的水池中,等到天亮,众人四处搜寻没有看到她的身影,她早已经不知去向。
但是隔天,她又和一个自称王浑的人出现在公主府门口。
一个姜昭的女内侍前来接待二人,在争春收缴了杨谙儿的兵器后,才将王浑带到公主面前。
王浑此人,乃是已故太子妃王氏的侄子,但他也是青海侯郭本和庐陵大长公主姜庆的女儿郭黎平阳县主所生之子。身为宗室出女所育,也具有皇室血脉,和姜昭是亲戚。
王氏被灭族后,庐陵大长公主身为皇帝的姑姑,便让姜庆县主与王维雍同祖的王禹和离,姜庆县主为了保全孩子,顺从大长公主和王禹离婚了。
但她所生的四个孩子里,只有三个被带走了,老大王浑此刻年纪已经年满十八岁。因此,他的父亲王禹入狱后,他不愿意离开,四处奔走求情。
当然王禹最后还是和众多族人一起被群臣杀了。
王浑从此销声匿迹,很多人说他去了庐陵郡,也有人说他父亲死去后,他也自杀了。说法还挺多的,但大多是悲剧结尾。
所以,姜昭见到他也很吃惊,他保全自己还好说,可如果收留王氏族人,与谋反无异,只要被人知道必然是死路一条。
甚至会连累庐陵大长公主和他的其他亲人。
不过,看到此人,姜昭这才恍然,为何王氏能销声匿迹,潜藏在暗处,还发展出杨谙儿这样的暗探,必然是庐陵长公主的接济。
王浑因为她,倒也称得上身份尊贵,家世渊源。
如今天下虽然掌握在三王和世家手中,可姜霞掌凉州、嘉州还有河内郡三地,视为三府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加河间王,假节,有先帝圣旨“保宁家邦,弹压叛乱,终结乱世,敬奉大靖先祖”之言,必要时完全可以便宜行事。可谓权倾天下而不倒,皇室宗族于是仍然在权力巅峰占有一席之地,不至于被天下群雄小觑。
不过,姜霞可没有要永远庇护他们的意思。
“浑,拜见公主,公主万安。久疏问候,请恕浑无礼。”
看到王浑出现,年轻俊朗的面容上两鬓染霜,姜昭哪怕原本有心和他计较,此时也已经平息了怒气,吩咐人赐座,略有感叹道:“阿兄年纪轻轻,已然两鬓斑白,便是有再多的怨气,也令我无法诉诸于口舌了。岂敢怪罪你久疏问候啊,太子薨逝,我从锦都辗转来到此地,难道不能认为我们是同病相怜的人吗?”
王浑路面已经是他最大的诚意,姜昭自然也要装装样子,谈谈感情。
王浑也很给面子的笑笑,年轻俊朗的脸上看不出搅风搅雨的阴诡,只是剩下饱经世事的风轻云淡,举重若轻。礼节周全,朝姜昭拱手再拜道:“殿下大德,不计前嫌,浑感激涕零,无以言表。当年之事,罪乃同源,皆王氏之罪,恩亦同源,皆是桓氏之恩。浑蒙受皇室恩德,才侥幸苟活,卑贱之躯苟延残喘,为人所不齿。如今前来面见殿下,不为他事,只想求殿下收留……”
果然是士族,说话都爱脱裤子放屁。
姜昭打断他:“表兄这些试探还是免了吧,我无权无势,也没有任何需要用人的地方,可不敢收留你。表兄若是不想谈关于杨谙儿如此刺探到汉儿的情报,也不想告诉我是谁绑架了她来威胁我,那我只好请你们离开。只是,别怪我没提醒你,以后你们再敢在冀州搅风搅雨,我必然将你们连根拔起,以儆效尤。”
姜昭说完看王浑蹙眉欲言又止,已经擡起手:“来人呀,送客。”
眼看外面有人真的要进来,跟随着王浑的杨谙儿立刻站出来,她穿的潦倒,蓝色窄袖布衣上还打着补丁,看王浑不肯站起来,立刻就拦在王浑前面,神色一肃,似乎要从袖子里掏出什幺。
可下一刻——叮!
什幺东西被打飞出去,而站在姜昭身侧的争春丢完暗器,立刻反应迅速的朝杨谙儿冲上去。
不过几个动作来回,杨谙儿便被缠斗着制住了手脚,被人从腋下勒的脖子气短,颈子上架了一把锋利短刀,脸色涨红。
争春却挟持着她,面无表情看向姜昭,语调平平:“殿下,她藏有利刃,图谋不轨,请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