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没有?”李晋紧张地追问。
张正回话道:“没有,悬崖底下四处都找不到贵妃娘娘和国舅大人,奴才想,悬崖陡峭之外,就是湍急的河流,贵妃娘娘和国舅大人许是被水冲走了。”张正觉得没有找到尸体,也是个好消息,生死不明,总比知道人死了好的多。
李晋摆了摆手,让他下去。
没有想到顾云仙前一刻还在自己身边,后一刻就遇到了刺客,跌落了悬崖,又后悔自己不想她和云铮在自己面前卿卿我我支开了云铮,要是云铮在,他一定会保护好她。
更何况这一次还不止失去了顾云仙,还失了沈修广这员良将,叫李晋痛心疾首,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沈修广的重要性。
事后查探听顾云仙贴身的宫女说是皇后约了顾云仙见面,怀疑是皇后自导自演,原本是想除掉顾云仙,没想到牵连了沈修广,便命令人去彻查。
不久,真找到了皇后下发命令刺杀顾云仙的证据,李晋震怒,立刻将皇后关押了起来。
李晋原本想废了皇后,又想到沈修广也搭上了性命,大皇子和二皇子年纪还小,如果真的废了皇后,以后他们的日子处境也艰难,看在两位皇子和沈修广忠心耿耿的份上,李晋最终是没有废掉沈沐薇的皇后之位,把她囚禁在凤仪宫,为枉死的沈修广和顾云仙祈福。
不同于李晋已经接受顾云仙身死,云铮认定顾云仙不会就这么离开他,一定还等着自己去救他,不断在悬崖边搜寻,又派人沿着河流搜查她的下落。
李晋知道云铮不能接受,他如何不希望顾云仙和沈修广还活着,也任由云铮。
光阴似箭,就这么过了一个月,云铮还在继续寻找顾云仙的下落,李晋却不能这么由着他了。
边关告急,北魏发兵,大军压境,号称有百万之众。
北魏一向以武治国,早年间,每逢交战,都是大干占下风,直到他登基重用沈修广,打出了一连串的漂亮战绩。当时的沈修广,虽然仅仅只有十八岁,却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武,在那之后,更是屡战屡胜,将北魏打得节节败退。
干化六年,沈修广在李晋的传召之下回京,在这之前,短短六年的从军生涯,他打出了别人几辈子的战绩,也是因为沈修广,北魏知道了大干也有战神,再不敢挑衅。
如今,沈修广一死,原本安分的北魏立刻来犯,李晋也不得不怀疑,沈修广的死是不是同北魏有什么关系。
但此时此刻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没了沈修广,他真的很头疼。
朝堂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大将军裴渊自然是坚定的主战派,并且强烈地请旨出征,他年轻的时候也不失为一员猛将,但他年事已高,李晋也只是看在太后的份上,加封了他为大将军,事实上这个职位李晋早就意属沈修广,可惜,天妒英才!
太傅杨戈则认为北魏做足了准备,此番有必要避其锋芒,况北魏兵强不可以武服,但其教化不深,也不可用仁义感服,不如把公主嫁给魏帝为妻,赠给厚礼,两国相交,魏帝必立公主为皇后,生子则为太子,这样不用作战就能使北魏臣服,杨戈又强调说:“陛下如果不能送去公主,而让宗室之女或后官诈称公主,对方知道后,这般做法是没有没有益处的。”
李晋原本准备接受杨戈的建议,让同胞的五公主李钰和亲,但太后日夜哭泣,并不情愿,李晋为难之际,云铮找到他请求出征与北魏一站。
李晋不舍,云铮道:“吾爱已逝,吾如同行尸走肉,能报效国家,是吾之幸。”
李晋这才应下。
很快,大干军队完成集结,庸关前线一触即发。